查看原文
其他

领导能不改就不改,这个爆款基因敢不敢学

博士老青年 吐槽青年博士 2023-06-06

摘要:为什么一些官方机构和媒体做不出真正的“新媒体大号”?不缺钱不缺人才,缺的是开放的把关机制,无法做到“领导能不改就不改”。把新媒体当成传统内容分支,严重的舆情过敏症,以传统的程序层层把关、层层删改、层层叠加意图,最后改得四分五裂四平八稳,情感、锐气和棱角都被磨光了。可能绝对正确,却也面目僵硬,沦为正确的废话,在新媒体没有丝毫的传播生命力,真的是“谁写谁看、写谁谁看”。不想放权,只想要流量要爆款,那是不切实际的期待。


   吐槽青年出品


一家新媒体公号异军突起,成为现象级账号,不仅篇篇10万+,更引人注目的是,作为官方账号,常能以击中人心痛点的方式引领议题,用大流量激荡正能量。前几天交流经验,他们说到了自家做新媒体的一个“秘决”:领导能不改就不改,放手让最懂网络的年轻人干,充分尊重年轻人的创造性,充分信任年轻人的判断力。这个“秘决”让很多同行无比羡慕,特别是新媒体作品,需要这种“充分的尊重与信任”。很多年轻人在新媒体上的创新失能,热情褪去,最终在彻底躺平中回到陈旧套路,就是从创新尝试被自上而下改得面目全非开始的。

这种“领导能不改就不改”,是对新媒体创新最好的激励。说到新媒体作品的激励,人们常讨论一个问题:某篇作品创造了那么高的流量,成百万上千万的阅读,产生那么大的价值,得给作者奖多少钱啊?实际上,对于新媒体来说,给多少奖金并不是最大的创新动力。毕竟,那种受到奖励的爆款,往往多不可复制,只是碰巧触碰到某个舆论痛点而火,可遇不可求。最好的激励方式就是,充分放权,放手让年轻人去自由创作,领导能不改就不改,让平台去成就年轻人的代表作。看到自己的作品得到了“领导”承认,又在传播中得到了用户认同,朋友圈刷屏,点赞数字暴涨,有什么比这种“我的作品直达用户”的主体成就感更有激励力量呢?

为什么一些官方机构和媒体做不出真正的“新媒体大号”?不缺钱不缺人才,缺的是开放的把关机制,无法做到“领导能不改就不改”。把新媒体当成传统内容分支,严重的舆情过敏症,以传统的程序层层把关、层层删改、层层叠加意图,最后改得四分五裂四平八稳,情感、锐气和棱角都被磨光了。可能绝对正确,却也面目僵硬,沦为正确的废话,在新媒体没有丝毫的传播生命力,真的是“谁写谁看、写谁谁看”。

很多人之所以享受那种“自媒体感觉”,追求的就是“我的作品我做主”“一气呵成”的创作主体感。自己就是作品的“总编辑”,包含在文字和作品创作时的冲动、灵感和热情,没有受到任何阻碍和“间离”,作品完整的人格和情感力量直抵终端。不同于传统媒体那种“集体人格”,新媒体要有“个性人格”,要有鲜明的IP感,才能赢得用户。而这种“个性人格”的塑造,IP感和网感的维持,离不开作品生产的主体性。是“一个人”的经典,无法承受自上而上“多个人”的集体生产。

无论是当下正火的“浙江宣传”、“深圳卫健委”,拟或是“国资小新”、“侠客岛”和“牛弹琴”,都有着鲜明个性。他们成功的基因中,可能都包含着“领导能不改就不改”。个性就是个性,贯穿于内容生产中的有趣灵魂,你改几句他改几句,改来改去就成“平庸的共性”“肤浅的全面”了。新媒体上泛滥着太多的“平庸的共性”:同质化的标题党,同质化的迎合与谄媚,同质化的“高大端庄”,好像是同一个“小编”在运营。

对新媒体作品,领导能不改就不改,是很明智的。为什么呢?明智的领导很明白,对于新媒体,年轻人是自己的老师,年轻人更懂年轻人,他们每天沉浸在网络江湖,对于舆论水温和青年痛点,有着比自己敏锐的洞察力。对于年轻人喜欢何种对话方式,什么样的角度和温度更能打动网民,有着更灵敏的触角。新闻生产经验,老师傅应该向新人传授经验,而在新媒体创新上,应该虚心向年轻人学习。那种带着“爹味”“教师爷”味道的作品,往往背后有着一个带着爹味的“领导”,泡在网上的年轻人,不会是那种味道。新媒体之新,就要放手让每天生活在“新媒体”中的“新新人类”去主导,领导作最小限度的把关,才能开出创新之花。

说到新媒体话语创新,我向来认为,年轻人天然有着创新的冲动欲望,他们想与过去不一样,想做出“不一样的东西”。只要给他们一点自由创作的阳光,他们就会无比灿烂,生出无限的创意。领导千万不能成为他们创新的阻碍,呵护他们的创造力,就是少改他们的东西,尊重那些哪怕显得有些粗糙的创造力。很多充满创新和创造热情的年轻人,他们的作品被领导大改过几次,就意兴阑珊了。非要改得跟过去一样、符合领导审美、没有任何风险,那还要什么创新?千万不能在“热衷于改来改去”"过敏于舆论争议"中,领导成为创新的木桶上那块最短的木板。

离开了平台,你什么都不是,这句话应该还有另一半:离开了年轻人的创新,平台也会沦为“什么都不是”。大方向上没问题,就可以了,让年轻人在新媒体上纵横驰骋,在充分被信任中成就他们的成名作、代表作,也成就了平台。纠缠于细节,每个作品都按自己的观念去打造,那是扼杀新媒体生命和年轻人的个性。能不改就不改的领导,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局限,不会把自己的局限当成规训年轻人的人生经验。只看到别人的流量成功,看不到背后的“领导能不改就不改”。不想放权,只想要流量要爆款,那是不切实际的期待,年轻人做不到。



《时评中国3:用温和的坚定抗拒冷漠》来了!分享对话的思维方法,与时代对话,对舆论水温对话,与不同观点对话,与人心对话。这是一本以“批判性思维去驱动写作”的评论案例库,也是一本贯穿着写作方法的思想总结。以那些熟悉的时事去锻炼看问题的角度,去理解我们身处的社会,去驾驭写作,驱动我们作为写作人、应试人、公共人的表达欲。评论写作不只是用于考试提分,或者在辩论和讲理中处于优势,也是日常沟通和公民素养很重要的一部分。本书的签章版已在当当网优惠开售,送签名明信片。

评论写作直播课系列


在近20年的评论写作中,我积累了一些写作经验,在几大名校10年来的评论教学中,我把这些经验梳理和萃取出来,形成一些方法论层面的技巧,适合高考议论文、考研评论、申论写作、新闻评论的写作提升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。欢迎进入千聊“直播间”选择自己需要的课程。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